新年伊始,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肆虐在广袤的戈壁滩与山脉之间。矿业公司额济纳旗洗肠井铜钨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队员们却依然坚守在野外,默默奉献在地质勘查的第一线。项目组地质员以青春力量践行地质精神,用实际行动助力地勘工作实现找矿突破,让青春风采在伟大时代激扬。
额济纳旗地处自治区西北部,是中低山荒漠戈壁滩,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冬季更是寒风刺骨。本年度野外勘查在该区新发现1处铜钨矿找矿靶区及1处铅锌矿化带,因与北山成矿带东段含钨、铜的构造岩浆岩带及钨铜成矿带相一致,对后续在该期岩体中寻找后热液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北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含铜钨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提供新的地质资料,因此,项目组队员坚守一线,为摸清地下情况,早日揭秘地下宝藏,坚持在冬季开展了深部钻探验证工作。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地质队员们没有怨言、没有沮丧,他们满腹一腔为国找矿热情,坚定一颗为地质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团结协作,互相鼓励,共同抵御严寒的侵袭,攻克难关。 由于“白钨矿”的特殊性,需夜晚荧光灯照射才能便于观察,他们便披星戴月,开始了这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时刻。在呼啸的寒风中上山观察,准确记录,艰难采样,尽管呼出的气息变成眉间的白霜,冻僵的手指却未停止工作的进度。随着钻探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愈发复杂,坚硬破碎的岩石层似乎在挑战他们的决心,阻挡着他们与亲人团聚的时光。在这场与时间和严寒的较量中,每一位地质人都是英雄,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地质人坚定的担当与奉献。
夜晚荧光灯下的白钨矿散发着浪漫的星星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时代地质人依然在弘扬“三光荣 四特别”的地质精神道路上,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赋能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
向辛勤的地质人致敬!
(尚东汇、张碧璇)